Skip to content

施工图总图说明自查

相关参考依据:

  • 📕 建质函【2016】247号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
  • 📗 24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24J804封面

施工图总图上的说明应包含一些基本情况,不能缺少。说明内容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特殊内容应按实际情况补充。

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什么时候应该补充更多内容?本文尽量多举例子,附上要求出处。当对说明内容有充分理解后,就能写(抄)出自己想要的说明了。

以下内容均应有所表达,🔹中为可以选择增加、或按实际情况替换的备选内容,按实际情况选用。

(一)总平面图

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1)XX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xx规自xx号)

2)甲方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用地测量成果报告书(xxxx年xx月xx号)

3)甲方提供的xx单位xxxx年xx月测绘的1:500电子版地形图。

4)甲方提供的xx单位设计的项目周边市政道路及市政管线施工图(xxxx年xx月版)

5)xx部门关于XXXX地块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xxxx年xx月xx函xx号)

🔹 本图中建筑退距与建筑间距按照XX局规划条件书(XXXX)及《XX设计方案审查》执行。

🔹 本项目建筑退让距离满足《北京地区设计工程规划设计通则》的要求。

🔹 依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XX河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满足退线。

🔹 规划局方案批复

🔹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 行政审批服务局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XXXXXX)

🔹 XXX市各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朝向

2、图中新建建筑按正南正北方向布置。

🔹 图中新建建筑:1#楼、2#楼南偏东4°,5#南偏东楼22°,其余子项南偏东15°。

坐标系和高程

3、图中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单体建筑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数值见图。

🔹 本图采用西安市任意直角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 本图采用上海市2000坐标系统和吴淞高程系统。

🔹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为3.800,室外地坪相当于绝对标高3.700。

标注

4、图中所注坐标: 用地红线指红线折点坐标;建筑指建筑外墙皮角点坐标。图中标注尺寸:建筑物指建筑外墙皮;道路指路缘石的内缘。

🔹 图中所注坐标: 用地红线指红线折点坐标;道路中线指道路中线折点坐标。建筑指建筑外墙皮角点坐标。图中标注尺寸:建筑物指建筑外墙皮(不包括保温层);道路指路缘石的内缘。

高度

5、图中所注建筑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建筑物女儿墙顶点高度。

🔹 图中标注H为建筑室外地坪到建筑物女儿墙高度,h为建筑室外地坪到屋顶完成面的高度;

🔹 本项目平屋顶建筑所标建筑高度为建筑物主入口场地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女儿墙顶的高度。单体屋顶机房等面积不超屋面面积的20%,且高度不超女儿墙以上4米;

🔹 图中F表示建筑物地上层数,D表示地下室层数,H表示规划建筑高度。

🔹 图中F表示建筑地上层数,D表示建筑地下层数,H表示建筑规划高度(从相邻室外地坪起算至女儿墙顶),h为屋面结构板的建筑高度(从相邻室外地坪起算至屋面结构板)。

🔹 图中F表示建筑物地上层数,D表示地下室层数,H=室内外高差+层 数x层高+女儿墙,h=层数x层高。

🔹 图中F表示建筑物地上层数,D表示地下室层数,H表示规划建筑高度。 H=Hc+B(沪规2011修订版,建筑高度计算附图三) H ——建筑高度 Hc ——室外地面至檐口顶 B ——檐口挑出宽度

单位

6、图中坐标、尺寸,标高均以米(m)为单位。

🔹 图中所注尺寸、坐标、标高、曲线半径均以米(m)为单位。

🔹 本图所示建筑外轮廓线为建筑外墙完成面,地下室轮廓线为地下室围护外墙外边线。

安全

7、场地车行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设置橡胶减速带,减速带做法见XXXXX。

🔹 场地车行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设置橡胶减速带,样式详见车库单体及景观设计。

🔹 本工程车行出入口、地下室汽车出入口应设置减速带,采用高强橡胶减速带(成品)。

8、本项目设计满足相关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标准。规定等的要求。

📗《24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示例:(下同)

24J804P43

(二)总平面定位图

同(一)之1~6。

(三)交通流线图

  1. 图中园区内部道路及景观仅为示意,具体设计见景观图纸。

  2. 道路标示标牌后续由专业厂家二次设计。

  3. 本项目场地道路出入口及基地总平面布置均需满足浙江省地方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四)竖向布置图

同(一)之1、3。

标高说明

3、图中所注室内标高为建筑物首层室内地坪的绝对标高,室外标高为建筑物散水以及出入口处标高,道路标高为路面中心线交点或变坡点处的路面标高,场地内标高为控制标高,挡土墙标高指墙顶和墙底标高,植草沟指沟顶和沟底标高。

🔹 本工程不同子项室内标高±0.00,括号外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绝对标高,括号内为相对标高。

🔹 本图中所标示的标高值均为绝对标高值。建筑内标高值为该建筑±0.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4、目前场地设计标高以提供的地形图周边道路标高为依据。如现场实际道路标高与本图标高有出入,请及时联系设计。

🔹 市政道路与小区道路相接处现场实测标高若与图示标高不符时,需与设计人员协商调整。图中景观仅为示意,具体设计见景观相应图纸。

🔹 竖向设计在总图中基本表明,与环境设计相关的竖向设计另详环境施工图;

🔹 本工程室外绿化工程由专业景观公司设计,目前所注场地标高仅供参考;

5、图中所注尺寸和标高以米(m)为单位;道路坡度以百分计。

🔹 图中设计等高线等高距按0.10m绘制。

24J804P45

(五)消防总平面图

1、此项目总平面布置防火设计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等相关防火规范要求;

5.1本项目住宅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公建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符合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等相关规范、标准的有关要求。

消防车道宽度4m,坡度小于8%,未注明处消防车道转弯内径高层区不小于12米,低多层区不小于9米。消防救援场地坡度<3%,消防车道及消防扑救场地的路面下的管道和暗沟等承压强度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 总图内消防车道最小宽度为4米,坡度小于8%,消防通道转弯半径均不小于12m。消防登高场地坡度小于3%,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均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登高面及消防车道结构板跨不小于6Mx6M荷载取值为20.0KN/M2。

🔹 总图内消防车道最小宽度为4米,坡度小于8%,消防通道转弯半径均不小于12m。消防登高场地坡度小于3%,且满足30吨荷载的要求。

🔹 消防车道路未注明部分,道路内缘半径均不小于12M,依据《陕西省建筑防火设计、审查、验收疑难问题技术指南》部分尽端路设不规则消防回车场,消防道路及消防登高操作场地承受荷载不小于40吨。

2、贴邻建筑的5m范围内不应布置架空线路、高度大于5m的高大乔木、行道树等影响消防救援的障碍物。

🔹 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3、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道操作的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4、所有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面均大于等于高层建筑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5、本项目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设置沿途标志和标线标识,具体要求按照浙江省消防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年版)166号文第2.1.11条。消防车道沿途标志和标线标识后续由专业厂家二次设计。

(六)绿地总图面图

1、本项目符合在安全、适宜居住的地段建设的要求,该地段无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威胁。边坡治理详边坡施工图。

🔹 规划环卫用地和规划绿化用地为阶段规划成果,最终以审批文件为准。

🔹 本项目原场地的主要用途为居住用地,当前场地的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本项目未非法占用及破坏特殊保护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田等);本项目保留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场地内无保留的水系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 基地内无胸径30非厘米以上的名贵大树。

2、本项目绿化用地计算执行《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规则(试行)》(京绿规发【2012】6号)、满足绿地率不低于30%的要求,满足绿地率要求。绿地退线按距建筑物外墙1.5米和道路(路宽大于等于3米的)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

🔹 本项目绿化设计执行《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规则》(试行)(京绿规发【2012】6号),满足绿地率要求。绿地退线按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路宽大于等于3米的)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

🔹 口袋公园分设两处面积合计XXXm2,其中绿地面积为 ,占比为 。

3、集中绿地应符合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设置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总图上公共体育设施场地、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等具体功能详二次景观深化设计。

🔹 住宅区绿化种植等深化图纸详景观施工图并应满足《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8中5.5.2的要求。

4、本项目围墙标高详见景观设计,围墙基础不应突出红线。

🔹 围墙除注明外,均沿用地界线建设,其基础不得突出控制线,具体形式见围墙相应图纸,围墙总长度XXX米。

5、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地覆土层厚度1.5米(局部1.2米)。

🔹 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地覆土层厚度0.5~1.5米不等。

🔹 地库顶板覆土厚度1.5m。绿地布置由景观公司深化设计,绿化设计应满足《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中的相关要求。

6、种植土土层厚度和排水能力应符合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条件。

7、绿化种植等深化图纸详景观施工图并应选择杭州地区的适生植物和草种。

🔹 绿化种植应选择上海地区的适生植物和草种, 植物品种详见《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8附录C 上海地区居住环境常用园林植物种类汇总表。景观深化设计中,应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种植区覆土深度需满足深根乔木大于1.5m、乔木大于1.2m、灌木大于0.5m、草坪地被大于0.3m的要求。

8、消防登高操作场地、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9、下沉庭院的顶部周边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10、人工水体岸边近2.0m范围内的水深大于0.5m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1、机动一位及非机动车位与绿地间设置隔离,由景观单位深化。

12、地下室排风口与人员活动场所距离小于10m时,应结合景观设置2.5m高景墙遮挡。(详景观二次设计)

🔹 本项目建筑入口(未说明处)均按照1:20放坡,具体设计详景观图纸;

🔹 项目所有散水均为暗散水暗散水覆土厚度≥0.Xm。

13、景观深化设计需依据总图设计标高以及海绵城市设计的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深化。

🔹 本工程设置下凹绿地XXXm2,有效下凹蓄水深度XXcm。

🔹 本图中绿地范围线作为园林设计参考线,非界定线,具体以园林设计单位提供的深化方案主准。

(七)雨水控制与利用总平面图

同(一)之1、3。

3、按照《杭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和《淳安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要求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径流污染削减率≥60%,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6。

🔹 根据《杭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落实海绵城市相关建设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6%,SS综合去除率60.8%,量径流系数0.52。(本条款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监督实施)

🔹 本项目设计符合《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2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DB11/T1742-2020)的相关要求;透水砖选用应符合《透水砖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T686的规定。本项目透水铺装面积为XXX平米,比例不小于铺装面积的70%;下凹绿地面积为XXX平米,比例不小于绿地指标面积的50%,下凹绿地低于周边路面5-15cm并设置平坡式路牙,使雨水通过找坡引入绿地范围,下凹绿地应选用耐旱、耐淹植物;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应采取保障公共安全的措施;透水砖选用应符合《透水砖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T686 的规定。本项进行雨水调蓄,配建雨水调蓄池,具体详见总图。

🔹 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相关说明: 1)项目总用地面积XXXm2,用地范围内停车场、人行道。自行车道铺装总面积XXXm2,其中透水铺装面积XXXm,透水铺装率为100%,大于70%, 透水铺装分为实土及覆土两种,覆土透水铺装覆土深度均大于X.Xm.项目总绿地面积XXXm, 其中下凹绿地面积XXXm2,下凹绿地面积比例为XX%,大于50%;下四绿地下凹深度为XXXmm-XXXmm;下凹绿地植物选用耐旱耐淹的品种。 2)本项目为住宅项目,硬化面积=屋顶硬化面积=XXm2,根据《xxx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要求,每千m2硬化面积设置不小于30m雨水调蓄设施,本项目所需雨水调蓄 设施体积计算方法为:蓄水体积=硬化面积/1000x 30=XXXm3。 本项目共设置1个XXmxXXmxXXm塑料模块雨水调蓄池,位于场地东南部,有效容积为XXXm3;具体做法洋见国标图集17S705《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第xx页。

🔹 (北京)依据市规划委《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市规发[22003]258号)、《关于印发新建建 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的通知》(市规发[2013]258号)、《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相关规定: (1)硬化面积:XX平米,配建XX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位于XXX,长X宽X高=XXX。 下凹绿地面积:XXX平米,占绿地总面积≥50% 透水铺装面积:XXX平米 ,占铺装总面积≥70% (2)透水砖符合(CJJ/T188-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DB11/T686-2009)《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 (3)本项目下凹绿地种植耐淹抗旱品种。

4、图中所注坐标、尺寸、标高均以米(m)为单位。

24J804P51

(八)人防总图

9、本项目人防设计符合国家及XX市有关人防的法律、法规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23年版)》(GB50038-2005),《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合计规范》DB11/994-2021等相关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

其它说明内容

无障碍

1、无障碍设计:总平面无障碍均应满足《建筑与市政政工程无障碍设计通用规范》GB55019-202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DBJ33/T 1298-2023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DBJ33/T 1267-2022 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等相关规范要求。

🔹 本项目设计符合《建筑与市政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DB11/1950-2021)、《居住区无障碍设计规程》(DB11/1222-2015)等相关规范要求;场地内道路、活动场地、绿地、单体建筑均做无障碍设计。园区绿化系统、道路人行系统无障碍道路应贯通,并与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施连通,无障碍道路做法参见图集21BJ12-1中做法;无障碍车位:按总车位数的1%配比设计;

  • 项目场地内部道路、无障碍坡道以及绿化均另详景观设计;

  • 项目内外部道路及各出入口等公共部位均考虑无障碍设计;

指标及配套

有停车位配比表的,说明中不必再加停车配比说明。

(面积计算依据) 1、本项目采用《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DB33/T 1152-2018标准计算建筑面积。

🔹 本项目建筑面积计算符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等规范、标准的相关规定; 容积率计算满足《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试行)》的要求,并符合《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市规发【2006】851号)等规范、标准的相关规定;

🔹 本项目面积计算依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规划审批与不动产登记测量技术规程(试行稿)》

(机动车指标) 2、机动车位配建按照《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2015.06)》,地块应配建机动车位xxx个(含20个访客车位),实际配建xxxx个,其中地上XX个(含XX个访客车位),地下xxx个。本项目应配建访客车位20个,实际配建20个;应配建无障碍车位xx个,实际配建xx个(位于地下),占总停车数的2%;应设置充电桩车位XXX个,实际设置XXX个,其中XXX个慢充位于地下,6个快充位于地上;应设置公共泊位XXX个,实际设置XXX个,其中地面XX个,地下XX个。

🔹 本项目电动汽车停车位配建指标符合XXXXX文件规定,建设的充电车位数量不低于总车位数XX%,预留100%的安装条件;

🔹 本项目配建机动车停车位10%预留相关配电设备设置条件,建成时充电停车位配置总数量占机动停车位数量的比例不小于14%,快充停车位数量充电停车位总数量的比例不小于3%。

(非机动车指标) 4、非机动车位配建按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DBJ33/T 1021-2023)》地块应配建非机动停车位xxxx个,实际配建xxxx个,其中地下xxx个,地上xxxx个(含xx辆公共自行车抵扣xxx辆)。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应满足《浙江省住建厅公告【2024年 第10号】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建设技术导则》的要求。

🔹 本项目非机动车按照XX车位/户(其中包含XX辆/户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服务能力不小于电动自行车总数的XX%。

5、充电桩表箱至车位充电桩布线条件(电源线桥架等)按照停车位100%预留。

6、本项目中出租车车位、装卸车位、无障碍车位布置于地面,不做它用;访客车位布置于地下室。

(配套) 6、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本项目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和〈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指标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15】7号)的有关要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主体和实施方案同步,并依据《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 小区住宅与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交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京建法【2007】199号)要求建设。

🔹 根据《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中的第三条:物业管理用房应当按照办公用房标准设计,具备水、电等基本使用功能,且位于地面以上的建筑面积不低于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五十。

日照

1、本项目日照满足《浙江省城市建设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日照计算规则及杭州市相关日照规范要求,详见日照分析报告书。

🔹 日照分析结论:项目基地内所有住宅及基地外客体范围内所有住宅均能满足"住宅日照标准",具体详见对应的《日照分析报告》

🔹 通过日照分析,基地内拟建建筑及基地外受遮挡建筑每户均满足《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所规定的日照要求;

🔹 本项目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日照标准。按照方案建设后,本项目对周边现状建筑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未产生不利影响;

🔹 本图住宅日照按照大寒日2小时控制,幼儿园日照按照冬至日3小时控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冬至日2小时控制,集中绿地1/3以上满足日照标准。

🔹 集中绿地宽度不小于8m,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应少于1/3,详见日照报告,配建公共活动场地,满足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要求。

🔹 本项目日照满足《浙江省城市建设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日照计算规则及义乌市相关日照规范要求,详见日照分析报告书。

🔹 日照分析结论详见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的《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报告》:拟建每套住宅均至少有一个居室满足冬至日60分钟的日照标准,满足《日照分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沪规法[2004]302号)及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文件(沪规区[2006]850号)等相关标准的要求。拟建建筑未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 日照分析结论:项目基地内所有住宅及基地外客体范围内所有住宅均能满足"住宅日照标准"。具体位置及分析报告详见XXX公司XX年XX月XX日的《XXX项目目日照分析报告》。

节能和绿建

1、节能计算结论:本工程建筑经《PBECA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及《上海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计算,各住宅单体符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及《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设计要求。

🔹 节能计算结论:本工程住宅建筑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PBECA》计算,各住宅单体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5条即"计算出的每栋建筑的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不应超过表5.0.5,按采暖度日数列出的采暖年耗电量和按空调度日数列出的空调年耗电量限值和"的要求。

🔹 本项目为承诺高标准项目,(1)设计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的相关要求,达到绿色建筑3星级标准 ;(2)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0%(总面积按地上住宅建筑规模(含幼儿园)计算),总计需要XXXX平米;其中幼儿园实施超低能耗总计XXX平米,住宅地块1#、2#、3#住宅楼采用超低能耗,面积为xxx平米,实施超低能耗面积共计XXX平米,满足承诺要求;建筑设计为XXX厚石墨聚苯板,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20,节能计算采用XXX厚石墨聚苯板,满足节能要求,面积计算以XXX厚保温测算;(3)根据要求采取减隔震技术(4)健康建筑:实施健康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 30%且不低于X万平方米;

🔹 本项目为承诺高标准项目,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20年工作要点》(京装配联办发【2020】2号)及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采用装配式设计,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达到AA级(B1)级,符合《装配式评价标准》(DB11/T1831-2021),全面实施装配式装修(公共区域除外)。

2、本项目绿建采用绿建一星设计。

🔹 本项目遵照北京市政府《关于全面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见》及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设计,并满足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21相关要求。住宅满足绿建二星标准。

其它

含🔹的内容,按实际情况选用或修改后使用。

🔹 居住建筑间距小于18米处根据规划相关规范做防对视处理。

🔹 本项目不满足卫生视距处窗户做不对视处理,采用高反射low-E玻璃上悬窗。

🔹 商业办公分隔单元不小于500平方米,满足京建发【2018】第112号。

🔹 场地内机动车坡道和非机动车坡道均设置玻璃顶。

🔹 燃气调压站位置本图仅为示意,具体以燃气厂家设计为准。

🔹 本项目装配率≥50%。

🔹 本项目产业化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及市 住建委的有关要求,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达到60%。

🔹 本项目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0.45KN/m2,拟建地地面粗超类别为B类。50年重现期基本雪压0.40KN/m2。

🔹 主体地下室为结构必要性设计,除设备用房以外的其他地下空间均为公共部分,未涉及任何收益性使用功能,若后期改变该部分地下空间使用功能,请甲方重新调整设计申报。

🔹 经与供电部门沟通,环网单元配置两处,均位于地上。

🔹 抗震设防:8度,抗震设防分类:丙类。结构、基础形式: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筏形基础。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相关规定。养老设施抗震设防:8度,抗震设防分类: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本工程室外场地、道路、无障碍设施、水系、绿化、挡墙、围墙等布置仅作示意, 具体详景观设计。景观、架空公共通道(风雨连廊)以最终景观施工图为准。

🔹 图中除规划建筑外,其他如道路、景观等设计均为专业厂家二次设计,图中仅为示意,不作为施工依据。

🔹广场、绿地、花池、围墙、室外台阶、无障碍坡道、挡墙等仅为规划示意,待由景观设计统一考虑;总图中所示消防登高场地均为硬质铺装面。

本文最后更新:2024-07-18

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