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建筑构造(墙身)中的规范注意点
一、防火构造
1、窗槛墙和防火挑檐
NOTE
- 📝在墙身上表达的主要是层间防火分隔。高度要求不低于1.2米,设置自喷时0.8米。(或1米宽的挑檐)
- 📝封闭阳台算室内,特殊功能分隔时遵守特殊高度要求。
- 📝注意有自喷也不能减高度的情况,以及特殊高度要求。
📌 GB 55037-2022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6.2.3 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采取防止火灾沿外墙开口蔓延至建筑其他楼层内的措施。在建筑外墙上水平或竖向相邻开口之间用于防止火灾蔓延的墙体、隔板或防火挑檐等实体分隔结构,其耐火性能均不应低于该建筑外墙的耐火性能要求。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套房开口之间的水平距离或防火措施应满足防止火灾通过相邻开口蔓延的要求。
6.2.4 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处采取防止火灾通过幕墙空腔等构造竖向蔓延的措施。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6.2.5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高度不应小于0. 8m。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但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 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0m;小于1.0m时,应在开口之间设置突出外墙不小于0.6m的隔板。 实体墙、防火挑檐和隔板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外墙的要求。
📕 GB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5.1.6 汽车库 、修车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 汽车库、修车库的外墙门、洞口的上方,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不燃性防火挑檐;
NOTE
有喷淋也不能减的
📕 GB50067-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5.1.6 汽车库 、修车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 汽车库、修车库的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墙的高度,不应小于1.2m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
📕 JGJ64-2017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4.3.11 厨房有明火的加工区(间)上层有 餐厅或其他用房时,其外墙开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或在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
NOTE
特殊高度要求
📕 公消【2018】57号 关于印发《建筑高度大于250米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
第九条 在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不燃性实体墙,且在楼板上的高度不应小于0.6m;当采用防火挑檐替代时,防火挑檐的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0m、长度不应小于开口的宽度两侧各延长0.5m。
📗 DB33/T 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4.6.8 当建筑高度大于250m时,设置幕墙的建筑应在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不燃性实体墙,且在楼板上的高度不应小于0.6m;当采用防火挑檐替代时,防火挑檐的挑出宽度不应小于1.0m、长度不应小于开口的宽度两侧各延长0.5m。
2、防火封堵
NOTE
- 📝幕墙层间封堵应达到防火要求。
- 📝外墙和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应在与楼板水平的位置封堵。
📌 GB 55037-2022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6.2.4 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处采取防止火灾通过幕墙空腔等构造竖向蔓延的措施。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6.2.6 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处采取符合本规范第6.2.5条规定的防火措施,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6.7.7 ……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 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
6.7.8 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按本节规定采用B.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5mm。
6.7.9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 ❌上图左图示不正确,高度不应小于200)
📕 GB/T 51410-202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
4.0.3 建筑幕墙的层间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幕墙与建筑窗槛墙之间的空腔应在建筑缝隙上、下沿处分别采用矿物棉等背衬材料填塞且填塞高度均不应小于200mm;在矿物棉等背衬材料的上面应覆盖具有弹性的防火封堵材料,在矿物棉下面应设置承托板。
4.0.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的层间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与楼板水平的位置采用矿物棉等背衬材料完全填塞,且背衬材料的填塞高度不应小于200mm;……
3、消防救援口
NOTE
- 📝消防救援口下沿离地不大于1.2米,净高度不应小于1.0米。在墙身上要注意复核和室内护栏、装饰构件之间的矛盾。
- 📝消防救援口的玻璃厚度不应大于8mm。依据《JGJ113-201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7.1.1条,面积不能大于4平方米。
📌 GB55037-2022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2.2.3 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甲类厂房可不设置消防救援口外,在建筑的外墙上应设置便于消防救援人员出入的消防救援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无外窗的建筑应每层设置消防救援口,有外窗的建筑应自第三层起每层设置消防救援口;
3 消防救援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当利用门时,净宽度不应小于0.8m;……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7.2.5 供消防救援人员进人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 DB33/T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4.6.6 在幕墙面板上设置消防救援口应与建筑设计统一 。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2 窗口采用玻璃时,应采用厚度不大于8mm的单片钢化玻璃或中空钢化玻璃,不得采用平板玻璃、半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当窗口采用非玻璃材质时,应设置可方便开启的救援口及装置;……
4、双层幕墙
NOTE
- 📝双层幕墙注意封堵和防火挑檐的要求。
- 📝双层幕墙层间要有不小于0.5米的防火挑檐。
📗 DB33/T 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4.6.7 双层幕墙的防火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内外层幕墙之间的金属支撑结构应进行防火保护,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 2 单楼层式双层幕墙应在每层设置层间防火封堵构造; 3 空气间层高度方向为两个层高的多楼层式双层幕墙应在分隔层设置层间防火封堵构造,在非分隔层设置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防火封堵系统; 4 箱体式双层幕墙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当水平距离小于0.5m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5 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民用建筑采用空气间层竖向(高度)为两个以上层高的多楼层式双层幕墙时,应每三层设置一道层间防火封堵构造及两道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防火封堵系统; 6 当建筑高度大于50m的民用建筑采用空气间层竖向(高度)为两个以上层高的多楼层式双层幕墙时,应每两层设置一道层间防火封堵构造,间隔层应设置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防火封堵系统; 7 内外层幕墙间距大于2.0m的整体式双层玻璃幕墙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在顶部和两侧设置敞开式自然排烟设施; 8 消防登高场地不宜设置在双层幕墙一侧。确需设置时,在对应消防救援窗位置,内层幕墙应设置可内外开启的门,内外层幕墙之间应设置连廊。
(条文说明:……防火挑檐宽度不小于0.50m为最低限值,当双层幕墙内侧室内有易燃易爆的材料或设备时,防火挑檐的宽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
二、安全措施
1、栏杆的高度
NOTE
- 📝在墙身上表达的主要是栏杆的高度(复核有效高度)和材质(复核对玻璃栏板的要求)。
- 📝当高差≥0.70m时,或水深≥0.50m时,需要有高度符合要求的防护措施。(不同部位、不同的使用功能,对栏杆的高度要求有所不同。)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4.4.3 人工水体岸边近2.0m范围内的水深大于0.50m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2.1 当台阶、人行坡道总高度达到或超过0.70m时,应在临空面采取防护措施。
6.6.1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中庭、内天井、上人屋面及楼梯等处的临空部位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 栏杆(栏板)垂直高度不应小于1.10m。栏杆(栏板)高度应按所在楼地面或屋面至扶手顶面的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面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不大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按可踏部位顶面至扶手顶面的垂直高度计算。
📕 JGJ36-2016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4.6.10……学校宿舍阳台样板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20m。
📕 JGJ48-2014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4.1.6.4人员密集的大型商店建筑的中庭应提高栏杆的高度……
📕 JGJ39-20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版)
4.1.9 托儿所、幼儿园的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阳台、上人屋面、平台、看台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且净高不应小于1.30m。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幼儿攀登和穿过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09m。
📕 WS444.1-2014 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 第1部分:活动场所
4.13.6 阳台、屋顶平台应有护栏,且高度≥1300mm,护栏间距≤160mm,座椅离护栏距离≥1000mm。
2、雨蓬(防坠等)
- 📝要求做雨蓬的主要有:高层安全出口上方;二层以上为玻璃幕墙时;无障碍出入口上方;出入口上方有太阳能集热器;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下部;幼儿园;宿舍;汽车库出入口;……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4.5.2 当建筑物上设置太阳能热水或光伏发电系统、暖通空调设备、广告牌、外遮阳设施、装饰线脚等附属构件或设施时,应采取防止构件或设施坠落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 GB55019-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2.4.2 除平坡出入口外,无障碍出入口的门前应设置平台;在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平台的净深度不应小于1.50m;无障碍出入口的上方应设置雨篷。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5.5.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 建标【2015】3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
(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场所,临近道路、广场及下部为出入口、人员通道的建筑,严禁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以上建筑在二层及以上安装玻璃幕墙的,应在幕墙下方周边区域合理设置绿化带或裙房等缓冲区域,也可采用挑檐、防冲击雨篷等防护设施。
📗 浙建【2013】2号 《建筑幕墙安全技术要求》
3.1 对采用建筑幕墙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建筑高度、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绿化带、裙房等缓冲区域以及挑檐、顶棚等防护设施,防止发生幕墙玻璃、石材或其他材料坠落伤害事故。建筑出入口上方设有建筑幕墙的,应当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筑玻璃采光顶和玻璃雨蓬应当设置防坠落构造措施。
📕 GB50364-20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4.2.3 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设施。
📕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6.5.3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5.6.5 顶层阳台应设雨罩,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 JGJ39-20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4.1.15 建筑室外出入口应设雨篷,雨篷挑出长度宜超过首级踏步0.50m 以上。
📕 GB50099-2011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8.5.5 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应采取防止上部物体坠落和地面防滑的措施。
📕 JGJ36-2016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4.1.7 宿舍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 JGJ100-201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4.4.8 通往车库的出入口和坡道的上方应有防坠落物设施。
3、其它防坠落
NOTE
- 📝采光顶、玻璃雨蓬等需要防止玻璃坠落。
- 📝栏杆下部0.10米内不应留空。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6.1.3 建筑采光顶采用玻璃时,面向室内一侧应采用夹层玻璃;建筑雨篷采用玻璃时,应采用夹层玻璃。
6.6.2 楼梯、阳台、平台、走道和中庭等临空部位的玻璃栏板应采用夹层玻璃。
(条文说明:当采用玻璃栏板时,用于室内,设有立柱和扶手,栏板玻璃作为镶嵌面板安装在护栏系统中,栏板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对于栏板玻璃固定在结构上且直接承受人体荷载的护栏系统,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不大于5m时,应选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6.76mm钢化夹层玻璃;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大于5m时,不得采用此类护栏系统。……)
6.6.4 公共场所的临空且下部有人员活动部位的栏杆(栏板),在地面以上0.10m高度范围内不应留空。
《建筑幕墙安全技术要求》2013【2】号文
3.1 对采用建筑幕墙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建筑高度、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绿化带、裙房等缓冲区域以及挑檐、顶棚等防护设施,防止发生幕墙玻璃、石材或其他材料坠落伤害事故。建筑出入口上方设有建筑幕墙的,应当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筑玻璃采光顶和玻璃雨蓬应当设置防坠落构造措施。
4、防撞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5.1.2 入口、门厅等人员通达部位采用落地玻璃时,应使用安全玻璃,并应设置防撞提示标识。
📌 GB55019-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2.5.6 全玻璃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 应选用安全玻璃或采取防护措施,并应采取醒目的防撞提示措施;
- 开启扇左右两侧为玻璃隔断时,门应与玻璃隔断在视觉上显著区分开,玻璃隔断并应采取醒目的防撞提示措施;
- 防撞提示应横跨玻璃门或隔断,距地面高度应为0.85m~1.50m。
2.5.7 连续设置多道门时,两道门之间的距离除去门扇摆动的空间后的净间距不应小于1.50m。
三、防水
1、室外高差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5.1.3 建筑出入口处应采取防止室外雨水侵入室内的措施。
📕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6.3.3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 GB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3.1.5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宜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有较大沉降量等其他原因时,应增大室内外高差。
📕 GB50041-2020 锅炉房设计标准
4.2.7 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 CJJ14-2016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4.3.2 公共厕所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4 独立式公共厕所室内净高不宜小于3.5m (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室内地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坪0.15m。
2、室内高差
NOTE
- 📝用水空间和非用水空间之间要有门槛或高差。(住宅厨房应降15。)
📌 GB55030-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4.6.4 用水空间与非用水空间楼地面交接处应有防止水流入非用水房间的措施。……
📕 GB50325-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6.13.3 厕所、浴室、盥洗室等受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的楼地面应采取防水、防滑的构造措施,并设排水坡坡向地漏。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应低于相邻楼地面15.0mm。……
📕 JGJ298-2013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5.2.1 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6.5.1 有防水要求的室内空间主要包括浴室、卫生间、厨房、设有配水点的封闭阳台。有防水要求的室内空间应进行防水设计。
6.5.3 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完成面应低于相邻楼地面完成面不小于15mm,设有配水点的封闭阳台的楼地面应有排水措施,且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昆凝土翻边,翻边高度高出阳台楼面建筑 完成面不应小于250mm,宽度同墙体厚度且不应小于100mm,翻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3、门槛
NOTE
- 📝设门槛:所有的给排水设备用房、井道。所有的电气设备用房、井道。电梯机房、储油间、酒窖(丙2类液体)等。(有水、防水淹、有可燃液体等)
📌 GB 55037-2022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4.1.7 消防水泵房的布置和防火分隔应符合下列规定:6 消防水泵房应采取防水淹等的措施。
4.1.8 消防控制室的布置和防火分隔应符合下列规定:6 消防控制室应采取防水淹、防潮、防啮齿动物等的措施。
📕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3.6.12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采取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5.4.12.6 油浸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5.4.15 设置在建筑内的锅炉、柴油发电机,其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号下列规定:2 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阴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油品流散的设施。
4、混凝土翻边
NOTE
- 📝 剖面、墙身都要画混凝土翻边,不要漏,高度要画够。
📌 GB55030-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4.5.4 雨篷、阳台、室外挑板等防水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3 室外挑板与墙体连接处应采取防雨水倒灌措施和节点构造防水措施。
📕 GB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6.0.16 有水或其他液体流淌的楼层地面孔洞四周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50mm;平台临空边缘应设置翻边或贴地遮挡,高度不宜小于100mm。
(条文说明:对楼层地面,有设备、管道等穿过的预留孔洞四周和楼层平台、挑台的临空边缘,为防止物体、液体或垃圾杂物等沿洞口或边缘掉落,影响楼下生产、安全和卫生,故规定在洞口四周和平台、挑台临空边缘设置翻边或贴边遮挡。)
📗 DB33/T 1147-2018 浙江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5.5.3 浴室、 卫生间和厨房的楼地面标高宜比室内标高低15mm~20mm。四周砌体墙根应浇筑与墙同宽的钢筋混凝土反坎,高出楼地面不应小于200mm;反坎混凝土应与楼地面混凝土同时浇筑。楼地面防水层应上翻至墙面,高出楼地面饰面层不应小于250mm,与墙面不同材料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5.5.15 穿越楼板的管道应设置防水套管,高度应高出装饰完成面20mm以上;套管与管道间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见图5.5.15。
📗 DB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6.5.3 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完成面应低于相邻楼地面完成面不小于15mm,设有配水点的封闭阳台的楼地面应有排水措施,且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翻边高度高出阳台楼面建筑完成面不应小于250mm,宽度同墙体厚度且不应小于100mm,翻边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 杭建工通知【2023】45号 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若干质量常见问题控制的通知
二、加强屋面渗漏质量控制 (一) 严控屋面结构质量。施工单位要确保女儿墙翻边、设备基础与屋面结构板一同浇筑,且混凝土拆模时间不得早于 7天。施工单位应在屋面结构养护完成后,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发现结构渗漏的,必须进行处理,确保无渗漏后方可进行屋面工程施工。
📗 DBJ 43/T 306-2014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5.2.2 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四周应按设计要求做混凝土防水翻边,并与楼地板混凝土同时施工,振捣密实。
5、屋面坡度
NOTE
- 📝平屋面、坡屋面、采光顶、雨蓬等,都要注意满足最小坡度要求。(另详见GB50345-2012、GB50693-2011、GB50345-2012**、**JG/T 231-2018、JGJ255-2012、等规范)
- 📝平屋面常见最小坡度:2%和3%。特殊情况5%、10%。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6.1.2 屋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应设置坡度,且坡度不应小于2%;
2 屋面设计应进行排水计算,天沟、檐沟断面及雨水立管管径、数量应通过计算合理确定;
5 坡度大于45°瓦屋面,以及强风多发或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瓦屋面,应采取防止瓦材滑落、风揭的措施;
(条文说明:6.1.2 本条为屋面控制性的设置要求。1 为确保屋面快速排水,屋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平屋面当采用结构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2%。块瓦坡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30%;波形瓦、沥青瓦、油毡瓦等坡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20%;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平屋面适用坡度为2%~3%;种植平屋面适用坡度为1%~2%;单层防水卷材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3%;金属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5%。……)
📌 GB55030-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4.4.3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使用环境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屋面排水坡度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屋面类型 | 屋面排水坡度(%) | 屋面类型 | 屋面排水坡度(%) |
---|---|---|---|
平屋面 | ≥2 | ||
块瓦 | ≥30 | 波形瓦 | ≥20 |
沥青瓦 | ≥20 | 金属瓦 | ≥20 |
压型金属板、金属夹芯板 | ≥5 | 单层防水卷材金属屋面 | ≥2 |
种植屋面 | ≥2 | ||
玻璃采光顶 | ≥5 |
📗 DB33/T 1240-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12.2.10 采光顶、雨篷、金属平板屋面和压型金属屋面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排水方向及坡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光顶、雨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 2 金属平板屋面、压型金属板屋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5%; 3 压型金属板采用紧固件连接时,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0%。
6、檐沟
NOTE
- 📝混凝土檐沟纵坡不小于1%,金属檐沟纵坡不小于0.5%。
- 📝混凝土檐沟净宽不应小于300,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100mm。
- 📝檐沟的构造相关规范详《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4.11一节。
- 📝屋面均应有组织排水,不能自由落水。
📌 GB55030-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4.4.3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使用环境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 混凝土屋面檐沟、 天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2.11 檐沟、天沟的过水断面,应根据屋面汇水面积的雨水流量经计算确定。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净宽不应小于3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100mm;沟内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4.2.12 金属檐沟、天沟的纵向坡度宜为0.5%。
📌 GB55020-2021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
4.5.1 屋面雨水应有组织排放。
(条文解释:4.5.1 本条规定了建筑屋面应具备排除雨水的性能及其排水形式。为使屋面雨水得以排放,且有序排放,屋面应设置雨水排水系统。高层建筑的雨水排水系统应含有雨水管道和雨水斗或承雨斗。)
7、散水
NOTE
- 📝要做散水。
📕 GB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6.0.20 建筑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散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散水的宽度,宜为600mm~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mm~300mm;
2 散水的坡度宜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mm~30m间距设置伸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宜设缝,缝宽为20mm~30mm,缝内应填柔性密封材料;
3 当散水不外露须采用隐式散水时,散水上面覆土厚度不应大于300mm,且应对墙身下部作防水处理,其高度不宜小于覆土层以上300mm,并应防止草根对墙体的伤害;……
8、细部构造
NOTE
- 📝要做泛水、滴水、排水坡等。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6.2.3 墙体防潮、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砌筑墙体应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贴邻土壤一侧加设防潮层;
📌 GB55030-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4.2.8 民用建筑地下室顶板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 与地上建筑相邻的部位应设置泛水,且高出覆土或场地不应小于500mm。
4.5.3 门窗洞口节点构造防水和门窗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2 门窗洞口,上楣应设置滴水线;
4 窗台处应设置排水板和滴水线等排水构造措施,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11.14 女儿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女儿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作滴水处理;
3 低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可直接铺贴或涂刷至压顶下,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图 4.11. 14-1);
4 高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符合本条第3款的规定;泛水上部的墙体应作防水处理(图4.11.14-2);
📕 JGJ/T 235-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5.3.5 穿过外墙的管道宜采用套管,套管应内高外低,坡度不应小于5%,套管周边应作防水密封处理(图5. 3.5-1、图5.3.5-2)。
四、卫生
NOTE
- 📝汽车尾气、油烟等,有距离和高度要求。
📌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4.5.1 地下车库、地下室有污染性的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的可开启外窗或取风口;当排风口与人员活动场所的距离小于10m时,朝向人员活动场所的排风口底部距人员活动场所地坪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 GB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6.8.5 竖向排气道屋顶风帽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建筑砌筑体。排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上人屋面、住户露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露台地面2m;当周围4m之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上皮0.6m。
📕 HJ 554-2010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6.2.2 经油烟净化后的油烟排放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不应小于20m;经油烟净化和除异味处理后的油烟排放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6.2.3 饮食业单位所在建筑物高度小于等于15m时,油烟排放口应高出屋顶;建筑物高度大于15m时,油烟排放口高度应大于15m。
本文最后更新: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