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建筑屋面

排雨水找坡

NOTE

→ 平屋面常见最小坡度:2%和3%。特殊情况5%。

1、平屋面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6.1.2 屋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应设置坡度,且坡度不应小于2%;

2 屋面设计应进行排水计算,天沟、檐沟断面及雨水立管管径、数量应通过计算合理确定;

条文说明:

6.1.2 本条为屋面控制性的设置要求。

1 为确保屋面快速排水,屋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平屋面当采用结构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2%。块瓦坡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30%;波形瓦、沥青瓦、油毡瓦等坡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20%;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平屋面适用坡度为2%~3%;种植平屋面适用坡度为1%~2%;单层防水卷材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3%;金属屋面适用坡度不小于5%。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3.1 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采用质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坡度宜为2%。

4.4.6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倒置式屋面的坡度宜为3%;

4.4.9 架空隔热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当采用混凝 土板架空隔热层时,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

JGJ230-2010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5.1.3 倒置式屋面坡度不宜小于3%。

2、坡屋面

GB55030-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4.4.3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使用环境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排水坡度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表4.4.3 屋面排水坡度

屋面类型屋面排水坡度(%)
平屋面≥2
瓦屋面块瓦≥30
波形瓦≥20
沥青瓦≥20
金属瓦≥20
金属屋面压型金属板、金属夹芯板≥5
单层防水卷材金属屋面≥2
种植屋面≥2
玻璃采光顶≥5

2 当屋 面采用结构找坡时,其坡度不应小于3%。

3 混凝土屋面檐沟、天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8.9 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30%。

4.8.13 沥青瓦层面坡度不应小于20%。

GB50693-2011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6.1.3 沥青瓦屋面坡度不应小于20%

7.1.2 块瓦屋面坡度不应小于30%。

8.1.2 波形瓦屋面坡度不应小于20%。

9.1.2 金属板屋面坡度不应小于5%。

10.1.2 防水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3%。

11.1.2 装配式轻型坡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20%。

GB50693-2011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9.1.2 金属板屋面坡度不应小于5%。

3、玻璃采光顶、雨蓬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10.4 玻璃采光顶应采用支承结构找坡,排水坡度不宜小于5%。

4.9.7 压型金属板采用咬口锁边连接时,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5%;压型金属板采用紧因件连接时,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0%。

TIP

  • 玻璃采光顶排水坡度不宜小于5%。

  • 一般认为玻璃雨蓬3%可以。采光顶需满足5%。混凝土雨蓬可按1%。

TIP

GB50345-2012,1.0.2、2.0.1条款看,此规范中的屋面不包含雨蓬。

JG/T 231-2018 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3.1 建筑玻璃采光顶building glass skylight system

玻璃采光顶 由玻璃面板和支承体系所组成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75°的围护结构、装饰性结构及雨篷的总称。

5.9 玻璃采光顶应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排水坡度宜不小于3%,玻璃面板在自重及承载力引起挠度变形时,玻璃表面不应积水。大型玻璃采光顶应设置有组织排水及防止发生过量积水的措施。

TIP

← JG/T 231-2018中定义玻璃采光顶包含雨蓬。

一般认为玻璃雨蓬3%可以。采光顶需满足5%。

JGJ255-2012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4.3.6 排水坡度 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光顶、金属平板屋面和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3%。

DANGER

07J501-1 《钢雨蓬(一)玻璃面板》图集中,有坡度不满足3%的示例,不应选用

JGJ/T 235-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5.3.2 雨篷应设置不应小于1%的外排水坡度,外口下沿应做滴水线;雨篷与外墙交接处的防水层应连续;雨篷防水层应沿外口下翻至滴水线(图5.3.2)。

TIP

混凝土雨蓬可按1%。

4、檐沟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2.11 檐沟、天沟的过水断面,应根据屋面汇水面积的雨水流量经计算确定。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净宽不应小于3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100mm;沟内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4.2.12 金属檐沟、天沟的纵向坡度宜为0.5%。

4.9.8 [金属板屋面]金属檐沟、天沟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内檐沟及内天沟应设置溢流口或溢流系统,沟内宜按0.5%找坡。

4.11.5 檐口、檐沟外侧下端及女儿墙压顶内侧下端等部位均应作滴水处理,滴水槽宽度和深度不宜小于10mm。

4.11.16 重力式排水的水落口(图4.11.16-1、图4.11.16-2)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应增设涂膜附加层;

JGJ155-2013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5.2.2 种植平屋面(指坡度小于10%)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

GB50693-2011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2.18 钢筋混凝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1%。檐沟内应做防水。

TIP

混凝土檐沟纵坡不小于1%,金属檐沟纵坡不小于0.5%。

5、女儿墙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11.14 女儿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女儿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作滴水处理;

4.11.15 山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山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压顶应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作滴水处理。

6、地下室顶板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4.8.3 地下工程种 植顶板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种植项板应为现浇防水混凝土,结构找坡,坡 度宜为1%~2%;

(条文说明:排水坡度(结构找坡)可以减少构造层次,是提高防水可靠程度的有力措施之一。实际上,很难找到理想的找坡材料(既坚实、耐久,又轻而不裂)。……结构找坡,为防水层直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消除了防水失败后形成的永久蓄水层。)

4.8.4 地下室顶板面积较大时,应设计蓄水装置;寒冷地区的设计,冬秋季时宜将种植土中的积水排出。

防水构造

1、泛水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4.8.16 种植顶板的泛水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泛水处防水层高出种植土应大于250mm。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11.14 女儿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3 低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可直接铺贴或涂刷至压顶下,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图4.11.14-1);

4 高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符合本条第3款的规定;泛水上部的墙体应作防水处理(图4.11.14-2);

2、什么时候需要隔离层?

TIP

什么时候需要隔离层?

  • 屋面防水层和刚性保护层之间应有隔离层。

  • 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和保护层之间宜有隔离层。(有深覆土时可以不设,浅覆土或广场建议设隔离层。)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4.1.2 屋面防水层设计应 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5 在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应 设置隔离层

4.7.8 块体材料、 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宜符合表4.7.8的规定。

GB50693-2011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0.2.10 屋面系统构造层次中相邻的不同产品应具有相容性。不相容时,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应与相邻的材料相容。

10.2.11 含有增塑剂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泡沫保温材料之间应增设隔离层。(条文解释:10.2.11 含有增塑剂的高分子防水卷材,如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等,与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和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材料等泡沫保温材料之间应增设隔离层。隔离层材料一般可采用聚酯无纺布覆盖泡洙保温材料,推荐选用不小于80g/m²的长丝纺粘法聚酯无纺布或不小于120g/m²的短丝针刺法聚酯无纺布,也可选用经防水卷材生产商根据隔离效果确认的隔离层材料。)

10.4.5 隔离层施工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保温隔热层与防水层材性不相容时,其间应设隔离层;

2 隔离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4.3.25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板卷材 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3)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条文解释:……在防水层和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如采用干铺油毡,以防止保护层伸缩破坏防水层。)

4.4.15 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3、地下室卷材防水什么时候不用保护层?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4.3.22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宜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3.25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2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条文解释:……卷材防水层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时,可不作保护层。)

4、抗风、防融坠、防滑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6.1.2 屋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3 装配式屋面应进行抗风揭设计,各构造层均应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

**4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屋面应采取防止冰雪融坠的安全措施;v

5 坡度大于45°瓦屋面,以及强风多发或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瓦屋面,应采取防止瓦材滑落、风揭的措施;

条文说明:

6.1.2 本条为屋面控制性的设置要求。

3 装配式屋面包括瓦屋面、金属屋面、单层防水卷材屋面等,其构造特点为分层装配,因此其抗风能力甚为重要。抗风揭设计包括计算和试验验证等方式,以满足屋面设计工作年限的要求。同时装配式屋面在边区、角区、檐口、屋脊部位以及屋面形态变化处承担风力较大,故应采取相应构造加强措施。

4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屋顶积雪较大,当气温升高时,屋顶的冰雪下部融化,大片的冰雪会沿屋顶坡度方向下坠,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在临近檐口的屋面上增设挡雪栅栏或加宽檐沟等措施。

5 块瓦和波形瓦一般采用金属件锁固,沥青瓦采用满粘和固定钉固定,金属瓦采用固定钉,瓦材在坡度大和环境恶劣状态下容易脱落,所以需采用加强固定的措施。

坡度100%是指屋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坡度30%是指屋面与水平面的角度约为16.7°;坡度20%是指屋面与水平面的角度约为11.3°。

重庆故宫学院(设计:张永和 建设方:融创中国)

img

2022年7月,“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屋面沥青在高温中被晒化,导致瓦片大面积整体滑落。

5、屋面检修

GB55031-2022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6.1.2 屋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7 上人屋面应满足人员活动荷载,临空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8 屋面应方便维修、检修,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面应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通道。

条文说明:

6.1.2 本条为屋面控制性的设置要求。

7 上人屋面包括露台。

8 考虑到屋面的检修维修要求,检修口设置的数量和位置应在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的同时,其开口尺寸宜满足携带维修工具抵达的要求;屋面高差低于5m时可采用移动式爬梯,高差大于等于5m时应设上屋面的检修人孔或外墙爬梯。

本文最后更新:2024-05-28

欢迎评论留言